近日,隨著宿馬園區綠色造紙基地山鷹運維車間的主體結構逐步完善,這個總投資額達260億元、一期產能高達每年360萬噸包裝紙的產業工程,取得了重大進展——項目一期一階段的兩條生產線計劃在今年9月底和12月底進行試運營。
作為宿州市“5512”產業工程建設中的12個特色產業集群之一的綠色造紙產業集群,除泰盛科技之外的另外一個帶動作用強勁的龍頭企業山鷹正在加速浮出水面,一期項目即將投產達效,綠色造紙產業迎來“雙龍頭”引領下的“雙輪驅動”時代……
山鷹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再生纖維回收、工業及特種紙制造、包裝產品定制等領域的多元化企業。宿州山鷹作為山鷹國際在華東地區的重要生產基地,總投資額達到260億元,占地面積超過2500畝。
根據規劃,該項目分為兩期進行建設。其中,一期工程包括1條年產量50萬噸的箱板紙生產線、3條年產量共計130萬噸的瓦楞紙生產線,以及年產量共計80萬噸的木漿熱磨纖維和麥草熱磨纖維生產線。
宿州山鷹項目總監常先江介紹,宿州山鷹作為山鷹國際布局華東地區重要的工業包裝紙生產基地,主要建設年產120萬噸制漿及360萬噸包裝紙項目。項目全部建成后,可實現年工業產值300億元左右,其中一期產值約為100億元,二期產值約為100億元,后加工產業園產值約為100億元,將提供約5000個就業崗位,預計年納稅額將達到18.7億元。
山鷹紙業“年產360萬噸包裝紙一期項目”是宿州市落實長三角一體化協同發展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宿杭結對幫扶政策背景下重要的跨區域合作內容。
據了解,在山鷹項目落地投入建設之前,山鷹的兄弟企業泰盛已在宿州宿馬園區落地生根。
泰盛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林業、制漿、造紙、生活用紙及一次性衛生用品、特種紙為主,集熱電、物流、環保綜合治理為一體的全產業鏈企業。泰盛(宿州)生活用品有限公司2017年入駐宿馬園區,注冊資本6.5億元,一期項目投資36億元,已于2021年上半年投產。
據泰盛宿州基地銷售助理張英飛介紹,目前,公司現已經形成了年產生活原紙26萬噸和后加工成品紙10萬噸的企業規模,年銷售收入超20億元。配套的熱電聯產項目產出的蒸汽除供應本企業生產外,還向園區的其他10多家企業供送。為充分發揮產業鏈集聚優勢, 后加工產業園進駐8家下游企業。
據了解,宿州泰盛將在現有基礎上,繼續擴大投資約25億元,新建二期造紙、二期產業園、特種紙及生物質鍋爐等三個項目,項目全部建成后,泰盛宿州基地生活紙原紙產能將超40萬噸,特種紙產能30萬噸,員工人數達到2500人,年工業總產值超50億元,年創稅收2億多元。同時,后加工產業園將形成30萬噸成品紙的生產能力,年產值近30億元,創造1500人就業機會,創稅收約1億元。
山鷹和泰盛是兄弟企業,與生產生活紙的泰盛企業不同,山鷹重點生產包裝紙,這將與泰盛紙業的生活用紙形成互補,進一步豐富紙制品產品結構,完善宿州市造紙產業鏈。
“園區綠色造紙產業相繼引進泰盛、山鷹等行業頭部企業,并集聚了竹態、德章、悅竹風語、艾佳等10余家后加工企業,正逐步形成集廢紙貿易、原紙加工和生活紙、工業包裝用紙、特種紙加工全產業鏈產業集群,有望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產品種類最全的造紙產業基地!”宿馬園區投資促進部副部長鄭靜靜告訴記者。
目前,園區造紙產業已有規上工業企業10家,2023年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8億元;在建的山鷹年產360萬噸包裝紙項目預計2024年9月底試生產,泰盛特種紙項目預計年底投產。預計“十四五”末,園區造紙及紙制品后加工產業集群將形成包裝紙360萬噸、生活紙40萬噸,成品紙50萬噸及特種紙28萬噸的產業規模,從業人數8000人以上,年總產值400億元,年稅收20億元。
宿馬園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園區將積極貫徹落實全市“5512”產業工程部署,結合園區實際,著力打造綠色造紙產業集群,按照“強龍頭、育集群”的思路,掀起招大引強行動熱潮,深入開展延鏈補鏈強鏈行動,做特做優綠色造紙特色產業集群,推動主導產業集群成勢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從2017年開始謀劃,宿馬園區從零起步,短短幾載,相繼引入泰盛、山鷹為代表的造紙行業頭部企業,按照“項目園區化、產業集群化”發展思路,抓項目、強基礎、優服務,加速搭建集廢紙貿易、原紙生產和生活紙、工業包裝用紙、特種紙加工全產業鏈的產業集群,進入了雙龍頭引領的“雙輪驅動”時代,一個占地4500畝、投資總額400多億元全國同業規模最大、產品種類最全的造紙產業基地正以驚人的速度在皖北迅速崛起……
來源:宿觀融媒工作室